九江学院论坛|点将台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70111|回复: 22

[历史记录] 《摩根全传》:揭秘150年来美国最有权势家族的生意经(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8 1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生意之王学做生意!
  本书揭秘了150年来,美国最有权势的家族及其世代相传的生意经!

  《摩根全传》内容简介:

  1837年,美国商人乔治?皮博迪手提皮箱,从纽约来到伦敦,成立了一家商号,全部家当只有一张柜台、几把椅子。16年后,皮博迪年近60岁,身患重病,没有子女。在老朋友的推荐下,他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一个小伙子成为他的合伙人——朱尼厄斯?摩根。10年后,摩根家族将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
  自此,摩根的生意经,在家族三代人的传承中,开启了美国最传奇的商业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摩根成为超脱交战双方的通吃赢家;在两次毁灭全球的经济危机中,摩根两度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直至今日,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中,摩根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近两百年来,摩根让全球众多的总统和亿万富豪成为他们的棋子与工具;摩根开创了由家族成员之外的人担任CEO的先河,成为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范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电灯照明的家庭,装灯泡的电工是爱迪生本人;而老字号摩根总部,则一直无比低调地坐落在华尔街拐角处,至今连招牌也没有。
  本书因为揭开了摩根背后几乎所有的生意秘密,而荣获美国图书最高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商业著作,成为上至商业领袖,下至街边小贩竞相拜读的生意圣经。



  《摩根全传》1

  第一章  吝啬鬼

  公元1835年,巴尔的摩商人乔治?皮博迪搭上海轮,奔赴伦敦。此时,全世界都在经历一场债务危机的阵痛。这场危机中的拖欠国既不是没有名气的巴尔干半岛各国,也非南美洲各共和国,而是美国的州政府。在此之前,美国疯狂地建筑铁路,开凿运河,修建公路,这些项目的建设全靠各州的信贷。而现在,马里兰州的议员们发出破产者的喧嚷,威胁说该州也要学其他州的样子,不按期支付他们的债券利息。这些债券主要在伦敦上市。皮博迪作为3名政府特派员之一被派去重新商谈债务问题,他敦促官员们讲话谦和,抚慰英国银行家。可美国议员们发现,通过开征新税来偿付债务较难,而迎合人们对外国银行家的憎恨较为容易。
  伦敦是金融太阳系中的太阳。在资本短缺的世界上,只有伦敦拥有大量剩余资金;英镑又是世界贸易的通用货币,早在征服者威廉时期就开始正式使用了。在拿破仑战争的余辉中,伦敦金融区的银行家们都是自封的君主,他们所能获得的金钱,比接受他们资金供给的政府或公司的钱都多。像巴林和罗思柴尔德这样的公司,保持着帝王般的威严,高深莫测,门口不挂牌子,信笺上不印公司笺头,决不招揽业务,也不开设分部,而是要求客户与其建立独家业务关系。欧洲及拉丁美洲的政治家们谦卑地结队于他们门前。一位观察家曾说,“应邀参加他们的宴请就像被国王接见一样”。
  40岁的皮博迪非常爱国,但这没有影响他和英国的债权人打成一片。从马里兰州来的其他特派员都失望地踏上归途。此时,皮博迪却为十几个银行家设下盛宴,劝说他们相信美国人并不都是粗俗的骗子。他分辩说只有向美国提供新的贷款才能保证先前所欠债务的偿还——这句可以被信手应用的话后来一再为许多债务国所引用。结果,不但没有中断对马里兰州的贷款,银行家们又拨给他们800万美元。正如他的朋友、英国政治领袖乔治?欧文所说:“皮博迪靠自己的脸面借到了这笔钱。”为减少英国人对“见钱眼开”的美国人的偏见,他毅然放弃了马里兰州方面应付给他的60000美元佣金。
  皮博迪是个很健谈的人,却不怎么讨人喜欢。他身高6英尺多,淡蓝色眼睛,深棕色头发,脸上布满皱纹,球形下巴,蒜头鼻子,连鬓胡,肿眼泡。如此相貌平平的人竟会创建摩根财团,并使财团成为高雅的公司,其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合伙人以貌美和时髦著称,这很具讽刺意味。他没有消除早年贫困所留下的烙印,可以迅速地觉察出对方的轻蔑和敌意。和许多全凭刻苦努力摆脱困难的人一样,他很傲气,却没有安全感,总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点数着自己所受的伤害。
  皮博迪出生在马萨诸塞州丹弗斯市,只上过几年学。在他只有十几岁时,父亲去世了,皮博迪开始在他哥哥的店里干活,以养活自己的寡母和6个同胞弟妹。后来,他在巴尔的摩和一个有钱的年长的合伙人伊莱沙?里格斯做织物生意取得成功,但昔日的情景一直骚扰着他。后来,他说,“我从未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早年历经的贫困。”他积聚钱财,不停地工作,孤芳自赏。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5: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2





  1837年,皮博迪迁居伦敦。一年后,在伦敦穆尔门街31号开了一个商号,办公用具只有一个红木柜台、一只保险箱和几张书桌。他进入了一个由卓越商人银行家组成的圈子。这些人既做织物生意,又为此生意提供资助,于是,他们的商号就成了商人银行。他们完善了批发处理银行业务的形式,远远摆脱了需要银行存折、出纳窗口及支票存款账户的平庸世界。他们的特长是高额融资,只为各国政府、大公司和有钱人服务。他们为海外贸易提供资金,发行股票和债券,也从事商品交易。普通人根本不可能与乔治?皮博迪做生意,就像他们现在不可能在摩根担保公司、摩根建富公司或摩根士丹利公司存款一样。
  通过在伦敦设立商号,皮博迪把美国的旗帜插在异域的土地上。由于其发展必须依赖英国的资本供给,美国常常因本国的经济命运由海外决定而耿耿于怀。正如1833年一位国会议员所说:“美国货币市场的晴雨表挂在伦敦的证券交易所里。”皮博迪利用跨越大西洋的资金流动,成了驻伦敦的美国各州债券的主要经手人,这恰恰和当时伦敦各银行往美国派驻代表的流行做法背道而驰。巴林财团资助路易斯安那购地*,且其董事会中总有一位美国人——他们雇用了托马斯?沃德作为其美国代理人,而罗思柴尔德银行对美国爱恨交加,他们把奥古斯特?贝尔蒙特爵士派往纽约。
  皮博迪并未投身于英国、与之融为一体,他机敏地炫耀自己的美国气派,高举着国旗宣扬美国的产品。他宣称乔治?皮博迪公司是“一家美国商号”,他要赋予它“美国氛围——用美国出版的杂志来装点——使之成为美国新闻的中心,并使我的美国朋友到伦敦来时,感到这是一个惬意的地方。”不过,在这种爱国主义的自豪感之中潜藏着殖民地的心态,也许是自卑感,他不断地需要让英国人不要小看了自己,希望驳斥“当时在英国人中几乎已成为笑柄的事实,即没有一家美国商号可以在伦敦长久地支撑其信用”。
  在友好的外表下,皮博迪是个孤独的小气鬼。他住在摄政街一家饭店的配置了家具的房间里,除了偶尔外出钓钓鱼,他总不停地工作。在整整12年间,他从未连续休息过两天,平均每天工作长达10个小时。尽管他做了不少关于美国命运的激动人心的演说,可他20年都没回过国。这20年里,美国州政府公债券境况不佳,他的人格也随之黯然失色。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的大萧条中,也就是所谓饥饿的40年代,州政府的债券价值每美元跌到50美分。当美国5个州——宾夕法尼亚、密西西比、印第安纳、阿肯色以及密执安——和准州佛罗里达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时,最糟糕的局面出现了。一些美国的州长联合起来,组成了早期债务人卡特尔,拒绝还债。直至今日,罪孽深重的密西西比州仍无耻地拖欠着。
  英国投资者痛骂美国是骗子、流氓和忘恩负义的国度。各州的拖欠还影响到联邦信用。当华盛顿1842年派财政部代理人去欧洲时,詹姆斯?罗思柴尔德怒吼道:“告诉他们你已见到欧洲金融最具权威的人,他要你告诉他们,一美元也甭想借到,哪怕是一美元。”7悉尼?史密斯牧师讥笑这些美国“乌合之众”,说无论何时,只要他在伦敦的宴会上碰到宾夕法尼亚人,他“都想抓住他,将其撕碎……这样一个人如何能坐在英国餐桌旁,而不感到他欠在座的每个人两三英镑,我想象不出来。他没有权利和诚实的人们一起就餐,就像麻风病人无权和干净人一道就餐一样”。就连查尔斯?狄更斯也忍不住加入了攻击者的行列,他描绘了一场恶梦,梦中吝啬鬼的全部英国资产都转换成了“可怜的美国证券”。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3





    当他深爱的马里兰州拖欠还债时,皮博迪自己着实像做了场恶梦。他说,无论何时碰到英国投资者,他都感到耻辱。英国人对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拖欠尤为愤怒,因为这两个州居住的是盎格鲁-萨克逊血统的人,所以他们本来是不应该这么干的。皮博迪将马里兰州债券的大约半数发售给欧洲的个人投资者,这样他成了自己成功的牺牲品。这场骚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皮博迪在伦敦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伦敦《泰晤士报》特别指出,虽然皮博迪是“最清白的美国绅士”,但是改革俱乐部曾投票拒绝他加入,因为他是一个拒偿债务的国家的公民。10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他沮丧地提到:“我相信,你我会看到光明的未来。届时将和从前一样,我可以在欧洲承认自己是美国人,而不必为我们国家的品行而脸红。”
    商人银行家们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为自己发售的债券作担保。起初,皮博迪只是写信责备巴尔的摩的朋友们,说服马里兰州必须恢复利息偿付。后来,他厌倦了劝说,转而用小账酬谢发表对马里兰州有利报道的记者们。最后,在1845年,他和巴林银行一道促使马里兰州恢复偿还债务。他设立了用于收买政治官员的资金,以扩大恢复还债的宣传,选举同情他们的议员。他们甚至拉拢牧师,就合同的神圣性布道。通过秘密账户的方式,这两家公司转给巴尔的摩1000英镑,巴林兄弟公司出90%,皮博迪出10%。巴林兄弟公司对宾夕法尼亚州也用了同样的策略。最让人吃惊的是,巴林兄弟公司贿赂演说家和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请他就债务的偿还问题作演说。银行家们怀着一种躲躲闪闪的内疚情感进行这场卑鄙的活动,而这不是他们喜欢的方式。“你给韦伯斯特先生塞钱的事一旦泄漏出去,将很不光彩。”巴林高级合伙人乔舒亚.贝茨这么告诫贿赂事件的美方中间人托马斯.沃德。贝茨是波士顿人,他冷静且勤快,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有些畏畏缩缩。他向沃德坦白说:“对于举一事以成另一事,或利用任何诡计或储备金,我都有一种直觉上的恐惧。”
    尽管有各种顾忌,他们的密谋终究奏效了:赞成偿还债务的辉格党党员在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皆当选,于是伦敦的银行家重新收到了两个州的还款。皮博迪从来不会忘记他受到的伤害,在后来的慈善活动中,最顽固的债务人——佛罗里达州和密西西比州——被排斥在外。由此看来,利他主义也是有限度的。
    皮博迪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买的贬值的州政府债券再次付息,这使他发了一笔大财。后来,当1848年革命的火焰燃遍整个欧洲大陆的时候,与欧洲证券相比,美国证券非常安全。19世纪40年代末,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和墨西哥战争抹去了萧条的最后痕迹。此时,皮博迪重新为自己的出生地而自豪。他自视为美国驻伦敦的文化大使,散发一桶桶美国苹果、波士顿饼干及玉米粥粉。
    1851年7月4日,他第一次举办独立日宴会,邀请年长的威灵顿公爵做主宾。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画像和吉尔伯特?斯图尔特绘画的乔治?华盛顿的肖像下面,驻华盛顿的英国公使和驻伦敦的美国公使轮流举起双柄橡木大酒杯干杯,为在伦敦新水晶宫举办的盛大展览会的开幕祝酒。因国会不向美国的参展者提供资助,皮博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为赛勒斯?麦考密克的收割机和萨缪尔.科尔特的旋转装置的展示出资。但是皮博迪在7月4日英美友谊的庆典表演,并不都是按照理想的脚本演出的。1854年,皮博迪当着皮尔斯总统的面,向维多利亚女王祝酒——华盛顿认为这是极大的异端行为——这时,美国驻伦敦大使,后来当了总统的詹姆斯.布坎南愤慨地拂袖而去。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7: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5



  

  按通常的做法,皮博迪会选儿子或侄子来接管自己的事业。大多数商人银行都实行自家人合伙制,只有少数很有才华的局外人参与。可皮博迪是个光棍,他处于一种特殊的情形,必须选择一个继承人,把自己的帝国传给这个陌生人。不过,他总有女人相伴。虽然他不抽烟也不喝酒,却常在暗中享受私通的乐趣。好搬弄是非的珀曼常以皮博迪的布赖顿情妇的故事取悦于摩根公司的人。皮博迪慷慨地付给她2000英镑。在遗嘱中,皮博迪没有给这个女人和她的私生女任何财产。他死后许多年,皮博迪的女儿——托马斯太太——突然出现,缠着摩根公司的人要钱。19世纪末,摩根财团收到她两个儿子提出要求的来信。一个儿子将来要当律师;另一个在牛津或剑桥大学读书。已是古稀之年的珀曼被派去查证这两个人是否有皮博迪的血统。珀曼回来时吃惊地透露:“这两个人的鼻子都和老头长得一模一样。”
  至于皮博迪为何把爱情贬入他生活中的暗淡角落,我们不得而知。总的说来,他从事的是狄更斯所谓的望远镜式的慈善——对抽象人性的厚爱夹杂着对他熟悉的个人的吝啬。在整个维多利亚世界,事实上除了他不承认的家人和雇员外,在其他任何地方,他都享有慷慨大度的美名。
  皮博迪对自己的继承人有明确的要求:爱交际、有家室且有外贸经验的美国人。他的波士顿合伙人詹姆斯.毕比向他推荐自己的低级合伙人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朱尼厄斯此时已在毕比-摩根公司工作了3年。1853年5月,他携自己的家人访问伦敦,同时带着他儿子约翰.皮尔庞特。皮尔庞特精神亢奋却身体虚弱,当时,他患风湿病刚好,首次接触英国文化,像孩子似的激动不已。他参观了白金汉宫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英格兰银行中,他激动地把玩着价值百万英镑的条金;他还去了圣保罗大教堂,聆听礼拜日讲道。与此同时,他父亲与皮博迪谈论生意上的事。皮尔庞特发现这个人“讨人喜欢,却像烟雾一样影影绰绰”。21总之,皮尔庞特认为皮博迪是个奇怪、可爱却很贪婪的老家伙。
  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个子很高,溜肩,像身体强壮却整日伏案工作的人那样大腹便便。他长着宽宽的脸庞,淡蓝色的眼睛,凸起的鼻子,有力的嘴巴,机智而和蔼,但这魅力的后面却是深深的克制和谨慎。朱尼厄斯.摩根总带着一副庄重成熟的神态。他充满疑问的双眼半睁半闭地盯视某物,透露出银行家的机警。他身材魁梧,表情若有所思,像他这种早熟的中年人使年老的金融家们感到很放心。同时代的一位作家说他铁板面孔,确实难以想象出他年轻的、无忧无虑的样子。他严肃,做事有条理,且总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皮博迪请摩根当合伙人,继承他富足的帝国。朱尼厄斯的孙子,小J.P.摩根后来叙述他们交谈的情景:
  皮博迪说:“你知道,我坚持不了多久了,但如果你来与我合伙,10年后我将退休,届时会把我的名字和一部分资金留给你,作为你未来发展的开端,如果到那时你还未积攒起一笔可观的资本的话。”
  摩根答道:“皮博迪先生,这个提议看上去很好,不过,需要考虑的事情还很多。在查看您公司的账目,对公司的业务和运作方式有个了解之前,我不能给您答复。”
  由此可以看出,摩根并没有见钱眼开,而是冷静克制地作出了反应。显然,他看过账簿后非常高兴。公司资本总额45万英镑,业务档次仅次于巴林和罗思柴尔德。于是1854年10月,他被皮博迪吸收为合伙人,并且搬进老宽街22号装饰着胡桃木护壁板的总部。合伙协议声明:公司买卖证券,从事外汇交易,并且经营银行信贷,代理铁轨用铁及其他商品。皮博迪每年给摩根2500英镑作为招待美国客人的开支。这样,一笔财富就给转让出去了,或者在当时看起来是这样。10年后,皮博迪因为慈善事业的缘故被封为圣徒,而朱尼厄斯?摩根只能心痛地回想皮博迪对他的承诺。在皮博迪升为圣人之时,摩根却加入了被皮博迪唾弃的人的行列。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3: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6





  1854年,摩根迁居伦敦,此时和30年代皮博迪强行推销令人痛恨的马里兰公债券时相比,美国银行家的工作就顺利得多了。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美国粮价飞涨,运输粮食的西部铁路迅速发展,导致他们的股票猛涨。铁路的修筑花去巨额资本。内战前的10年中,投资者们投入了10亿美元,是先前任何一项投入的3倍。作为驻伦敦的美国铁路债券的主要经销商,乔治?皮博迪公司正好从这最近的猛涨中大赚了一笔。
  然而,10年光阴流逝,朱尼厄斯.摩根肯定怀疑过,他把家搬到英格兰来是否是明智之举。皮博迪是个很难处的伙伴,他们两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交情。这可以从每年摩根回美国时他们两人的通信中看出。这些书信很正式,一板一眼,显然连句打趣的话都没有。摩根会象征性地问一下皮博迪的身体状况,总倾向于博得有疑心的伙伴的欢心。他总称呼“尊敬的先生”,信的末尾署名“J.S.摩根”,每个字都透着冷若冰霜的尊敬。摩根发现皮博迪是个气量小,好惩罚人的人。他曾向人讲述他的合伙人曾经花半个下午的时间,硬把向他多收费的可怜的出租车司机拉到了警察局。
  后来,到了1857年,看起来摩根得不到许诺给他的财富了。随着克里米亚战火的熄灭,小麦价格也随之下跌,这给美国的银行和铁路带来了困难。到10月份,纽约的银行停止支付黄金,美国的代理行也就无法把钱转给伦敦的皮博迪。他经营的美国债券的风险突然增加。与此同时,伦敦的投资者们出手美国证券,从皮博迪处转出更多的资金,从而使头寸严重紧张。皮博迪公司快要破产的谣言在伦敦满城风雨,讨厌这个美国老头的竞争对手们幸灾乐祸。摩根猛烈地压低美国证券的价格,并设法私下拉走巴林的客户,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不满。
  伦敦的主要商号告知摩根,他们将帮助皮博迪公司摆脱困境,前提条件是皮博迪在一年内关掉他的银行。当摩根把这种公然的讹诈告诉皮博迪时,他“像只受了伤的狮子”。皮博迪采取挑战的姿态,谅他们也不敢把他的公司击垮。虽然由巴林银行作保,英格兰银行向乔治.皮博迪公司提供了80万英镑紧急贷款,从而挽救了公司,但喜欢报复的皮博迪却认为巴林银行毫不留情地强迫他支付未兑现的票据,因此,他要求把巴林的名字从公布的帮助挽救他公司的银行名单中划掉。在阔别美国20年后,皮博迪刚刚衣锦还乡后返回英国,这场事故证实了他固有的悲观看法。在他写给侄女的信中说,“我离开你还不到3个月,来时国家繁荣,人民安乐,而今一切只是忧愁和苦恼。”
  1857年的恐慌给摩根的儿子皮尔庞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当时只有20岁,刚开始在华尔街邓肯-舍曼公司做学徒,不取任何报酬。该公司是皮博迪在纽约的代理商。在杰出的会计、合伙人查尔斯?达布尼的指导下,皮尔庞特学习对分类账进行评估,并探索混乱的美国银行体系的奥秘。自从安德鲁.杰克逊在1832年关闭了第二家合众国银行以后,美国一直缺少一种统一的货币,每个州都有一套单独的银行体系。在很多地方,债务可以用外汇来偿付。皮尔庞特对华尔街还不太熟悉。关于他父亲即将违约的谣言使他感到焦虑,之后,在拜会赛勒斯.菲尔德时,在赛勒斯的办公室里,他又听到英格兰银行帮助解救的消息。后来他之所以能容忍拟议中的联邦储备体系,其原因通常被追溯到英格兰银行对他父亲公司的解救。
  对摩根一家人,这次事件是一次大洗礼。受到强烈的震动后,老摩根变得更加谨慎多疑。他现在要求查看在美国的代理行的对账单,即使这种做法会得罪他们。同时,他还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教育自己的儿子,强调做生意时稳健保守的必要性。1857年的恐慌成为许多次训诫的内容。“你是在多事之秋开始商业生涯的,牢牢记住你现在目睹的这一切吧……沉着稳当应当成为每个年轻人的座右铭”25,他这样写信给自己的儿子。朱尼厄斯.摩根不屑于与人压价竞争,而是采取罗思柴尔德和巴林家族那种高高在上任其自然的态度,他拒绝任何减让利率的条款。“如若我们不能在这种基础上保持账户,我们必须乐于让别人压价抢走我们的生意。”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4: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7




  灾难又接踵而来。和法国的商业银行及德国的全能银行一样,伦敦的许多商人银行也在风险事业中投入股本资金,比如,皮博迪公司曾资助约翰.富兰克林爵士寻找西北部通道的探险活动。不过,该公司最有远见的赌注是在赛勒斯.菲尔德的跨大西洋电缆上投入10万英镑,越洋电缆将把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区联接起来。1858年8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第一个使用有线电话和布坎南总统通话。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突然迸发出来,纽约市燃放焰火,欣喜若狂地庆祝,一直折腾了两个星期。皮博迪眼花缭乱地写信给菲尔德道:“你现在的心情肯定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一样。”可这话说得太早了。9月份,电缆断裂,这使得公司的股票价格骤跌。皮博迪和朱尼厄斯?摩根一起承担了由此造成的损失。直到8年以后,全套的服务才恢复正常。
  尽管从名义上讲,直至1864年皮博迪始终是公司的总管,但是事实上,朱尼厄斯.摩根从1859年起就控制整个皮博迪公司了。乔治.皮博迪的健康每况愈下,于是,在他21年的欧洲生活中,他第一次度假。美国内战爆发后,摩根从事联邦债券的买卖,这些债券的价格随每一仗的结果而涨跌。联邦军队在布尔河被击败后,债券价格锐跌;继而,当联邦军队在安蒂特姆湾阻止住南方邦联的进军时,债券又急速反弹。皮尔庞特通过新斯科舍发出电报,告知其父1863年7月维克斯伯格城陷落的消息,这及时帮助老摩根从美国证券的突然上涨中获利。这种“趁火打劫”般的交易非但不被商人银行家们视为残忍或应受指责,反而成为他们传奇故事中值得炫耀的一页。正如罗思柴尔德家族的一位成员所吹嘘的:“当巴黎的街道上血流成河时,我该买进了。
  虽然摩根对北方佬深表同情,他却没能承担起联邦资金筹措的任务。南方的银行把所有在北方的存款统统取走后,林肯想方设法寻找新的资金来源。随着兰开夏纺织厂与南部棉花种植园主合作的密切,伦敦金融区对同北部做任何大规模的交易都失去了热心。为了支付战争欠款,总统向费城银行家杰伊.库克寻求帮助。库克后来被称为金融界的P.T.巴纳姆。库克的代理人遍布全美,他们以大规模市场证券交易的方式销售战争债券,这在美国是空前的。伦敦的买主中就有乔治?皮博迪和朱尼厄斯.摩根。可是在内战这场重大的军事冲突中,摩根财团因政治局势而受掣肘。这场战争对华尔街的德籍犹太银行家来说,则意味着滚滚的财源。他们从无数同情联邦的德国人手中募集贷款。后来,摩根财团的政治冲动也和有利可图的机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2: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8





  内战期间,乔治.皮博迪从铁公鸡摇身变成了圣诞老人。他曾是典型的冷酷无情的银行家,是个一度只知囤积的人。正如一位同时代人士所说:“乔治叔叔(美国人给他的称呼)是世界上最乏味的人之一:除了赚钱以外,他一无所长。”可是这位郁郁寡欢的人突然挥霍起来。他晚年的善行和早期的贪婪一样地没有节制。当他发现自己依然难改吝啬的习惯时,坦白承认道:“多少年来含辛茹苦历尽艰难,方积攒起这笔财富,要和这些钱分手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他现在这种补偿性的狂捐滥赠耗去了他终生积攒的金钱,他以这种方式净化自己作为美国人的良心。或许皮博迪年轻时为别人做得太多,而成年后又为自己做得太多,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投入,并且再一次走向极端。
  早在1857年以前,他就开始资助巴尔的摩一所皮博迪学院(他的做法不同于后来捐助谨慎并且不留大名的摩根财团,皮博迪总想着在他所捐赠的任何图书馆、基金和博物馆放上自己的名字)。1862年,他开始把15万英镑转给一家信托基金,用于建造伦敦贫民的住宅工程。这些住宅区有煤气灯和自来水,与维多利亚时期伦敦贫民的老式住宅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善。这些住宅至今仍遍布伦敦。他还立契转让了哈得逊湾公司的5000股大宗股票用来维持这些住宅区的经费运转。因为这一革命性的慷慨行动,他成了第一个荣膺伦敦荣誉市民的美国人。在伦敦市长官邸举行的一次宴请中,他宣称:“我要说今天(的荣誉)是对我50年商业生涯的谨慎和忧虑的回报。”皮博迪的慷慨行为广为人知,这使他很快地在每个月收到上千封求助信。
  在皮博迪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施舍的范围达到惊人的程度:向耶鲁大学捐赠了一个历史博物馆,向哈佛捐赠了一座考古学和人类文化学博物馆,并为南部被解放的黑人设立了一项教育基金。他还拿出密西西比和佛罗里达拖欠的一笔100万美元的债券,给了这项教育基金,希望这两个州有一天能偿还这笔拖欠款,以增加基金的数额。他死后又遗赠给住宅工程一笔钱,使这个项目的总捐款达到55万英镑。皮博迪成了个人福利国家,赞美他的人在这个原先的小气鬼身上看到了神圣的美德。维克多.雨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充满恨的人和充满爱的人,皮博迪属后者。正是在这种人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笑容。”格拉德斯通说皮博迪“教给人们如何用钱以及怎样才不会做钱的奴隶。”维多利亚女王曾想授予他一个男爵爵位或骑士地位,可皮博迪似乎对这些世俗的乐趣一无所知,谢绝了这番好意。于是女王从温莎堡写了一封短信,令人肉麻地称赞皮博迪对伦敦贫民的王侯般的慷慨施与,随信寄了一张自己的袖珍画像,像上的女王戴着印度大金刚钻石戒指,还佩有嘉德勋章装饰。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9





  在这个“羽化登仙”的过程中,皮博迪未曾给过朱尼厄斯?摩根任何赠与。1864年,10年协议期满,皮博迪退出公司。按他把摩根吸引到伦敦时许下的诺言,这个低级合伙人获得使用他的名字的权力,还可能得到他的资金。然而,皮博迪却决定将他的名字和资金都一并撤出。或许是因为他新近获得的圣名使他想把自己的名字从金融业中抹去,放到慈善事业的神龛中供奉起来。根据摩根子孙后来的叙述,对摩根来说,“他一生中最失望的事情是当时皮博迪拒绝让他继续使用老公司的名字。”朱尼厄斯不情愿地将公司重新命名为J.S.摩根公司(直到1910年摩根建富建立)。皮博迪还迫使摩根以苛刻的条件买下老宽街22号的办公室租借权。小J.P.摩根写道:“我爷爷过去总说皮博迪先生在租借价格上对他过于苛刻。”  当然,朱尼厄斯.摩根得到了皮博迪分给他的巨额利润,他在10年中挣了44.4万英镑还多。另外,他还继承了这家在伦敦首屈一指的美国银行。这样,他对皮博迪的怨气也平息了不少。
  皮博迪1869年逝世,终年74岁。英国政府为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挖好了墓穴,可他的临终遗言“丹弗斯——别忘了丹弗斯”夺走了伦敦留葬其遗体的权利。威尔士亲王,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在伦敦交易所后面为皮博迪塑像揭幕。想想伦敦金融区的有限空间,这已是很罕见的荣誉。甚至在他死后,皮博迪还在调和英美关系上出了力气。英国人刚建造了令人生畏的战舰——君主号,仅它的体积就让美国人惊恐万状。传闻说,他们将把这艘船开到美国,要求各城市进贡。年轻的安德鲁.卡内基向英国内阁发了封匿名电报:“君主号可能提供的第一项也是最好的服务是把皮博迪的遗体运回老家。”37不知是否因为这封电报的缘故,维多利亚女王将皮博迪的遗体放上这艘装甲舰运到美国。船上临时设立了令人伤感的殡仪馆,高高的蜡烛在黑色的棺材上点燃。到了美国,这艘船受到了海军上将法拉格特率领的中队的迎接。皮尔庞特?摩根负责安排葬礼。他设想出威武壮观的仪式:英美两个国家的士兵在金融家的棺后携手行进。
  在结束对皮博迪的描写之前,我们不妨提一下1946年摩根财团内部有关他的书信往来。托马斯?拉蒙特,J.P.摩根公司的董事长,向摩根建富公司的高级合伙人比斯特勋爵索要维多利亚女王感谢皮博迪资助伦敦贫民的信的影印件。临死前两年,拉蒙特处于一种怀旧的心态,但比斯特勋爵却偏偏要让轻信的人震惊一下,以此为乐:

  “尽管众所周知,皮博迪是个大慈善家,我总以为他是世上最小气的人之一。不知您是否看到过他坐在伦敦交易所后面的椅子上的塑像。伯恩斯老先生有一次告诉我金融区为立雕塑募捐,人们几乎没什么热情,结果认捐的钱连做座椅都不够,皮博迪只好自己付这笔钱。我刚来这里时,办公室主任是珀曼先生。我记得当他任职满60年时,我和特迪(格伦费尔)在索西宴请全体员工,之后带他们去音乐厅。第二天上午九点钟,珀曼老先生又坐在自己的办公桌边了。他和乔治?皮博迪很熟,经常给杰克(摩根)讲很多故事,表明皮博迪如何小气……我总听人说他退休时宣布把他的钱留在公司里,可马上又改变了主意。我相信他留下了几个私生子,而没有为他们安排任何生活来源。”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10





  第二章  波洛涅斯

  爱默生说过,“一个机构是一个人影响力的延伸。”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在摩根财团,这个具有影响力的人就是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他的家训给儿子皮尔庞特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经一个世纪,汇集成了摩根哲学。他是个严厉苛刻的父亲,儿子感到头疼,银行也对他大伤脑筋。他又极为强硬固执,只有他的儿子在回忆起来,才敢说他仅仅是“J.皮尔庞特.摩根的父亲”。正如一位记者所说:“摩根家族的人一向信奉绝对专制。朱尼厄斯.摩根在世时一直支配着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包括他的儿子和合伙人。”朱尼厄斯巨大的影响力控制着他儿子的生活,直到1890年他去世。
  朱尼厄斯沉稳冷静,不事炫耀。他聪明而不外露,态度和蔼,却奉行铁的纪律。朋友乔治.斯莫利很欣赏他的“庄重坚强,英俊潇洒”,也喜欢他“熠熠闪光的眼睛”,但是“他的下巴绷得紧紧的,一脸坚韧”。有时,这张铁石面孔也会松弛下来,可是让人难以觉察。“有一两次我看他发火了,也只不过是突然闭嘴不说话,克制一下心情罢了。”朱尼厄斯情绪失控时仅此而已。
  乔治.皮博迪暴露出早年饱尝贫苦的创伤,而继承了大笔遗产的朱尼厄斯.摩根则风度翩翩,举止文雅得体。摩根家族是美国巨富之一,拥有足以炫耀的门第。他们可不是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的,也用不着以后来赢得的尊重,来为拓荒中攫取的血腥钱财加上合法的色彩。19世纪早期他们就很富足,享受着几代人积聚下来的财富,颇感安泰。他们家境殷实,举止文雅,不像范德比尔特家族那样会遭到欧洲贵族的排斥。在摩根家族里,很难找到那种贫穷愚昧,早年受苦受难、后来大富大贵的人。摩根家族出的人物,往往是社会秩序的卫士,他们的恶习皆因生活过于舒适,而且全然不知普通人的疾苦,这决非巧合。
  摩根家族在美国的第一代人是迈尔斯,他从威尔士迁移到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那年,正是“五月花”号在普利茅斯登陆16年之后。迈尔斯靠经营农场和与印第安人打仗而发财致富,为摩根家族几代人积累了大片土地。在美国革命时期,他的后代约瑟夫.摩根曾和华盛顿将军的军队对抗。1871年,约瑟夫卖掉了在马萨诸塞州西斯普林菲尔德的农场,搬到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后来那里成了摩根家族的故乡。约瑟夫鼻子俊俏,双目睿智,风度翩翩。他唱诵赞美诗,传播福音,赞助哈特福德市新的博物馆——瓦兹瓦斯博物馆,以后摩根家族的人都像他一样。在做商人这方面他的子孙如出一辙:他买下一条公共马车线和交易咖啡商行的房子,靠这份产业他组建了埃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后来他又建了城市饭店,投资于运河和轮船公司,开办了一家银行,并帮助筹建哈特福德和纽黑文铁路,但是后来,铁路上可怕的火车残骸也困扰着约瑟夫的子孙。他所做的这一切都表现出了摩根家族执拗的办事风格。1835年12月,华尔街地区的一场大火烧毁了600多座建筑物,约瑟夫由此发了一笔横财。作为埃特纳的创始人,他坚持让公司尽快付给客户赔偿金,甚至不惜全数购入那些不愿偿付的投资者所持的股本。约瑟夫.摩根以行动迅速为公司在华尔街赢得了声誉,后来使公司的保险金提高到原来的3倍。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5: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11





  
  约瑟夫的妻子萨拉遗传给摩根家族奇特的眼睛——胆怯、忧怨而炽烈。年轻的皮尔庞特就长着这么一双眼睛,闪着那种著名的逼人的光芒。萨拉是双下巴,蒜头鼻,摩根家族的贵族脸庞也因她而添了几分乡下人的浑圆。
  1836年,约瑟夫给儿子朱尼厄斯在哈特福德的豪马瑟织物店买了合伙股份。同一年,朱尼厄斯与波士顿老霍利斯街教堂约翰.皮尔庞特牧师的女儿朱丽叶.皮尔庞特结婚。1837年,他们的儿子约翰.皮尔庞特出世了,摩根和皮尔庞特两家的结合在这个婴儿身上组成了不可思议的基因。约翰.皮尔庞特是个诗人、传道士和激进的废奴主义者,他和威廉.劳埃德.加里森及亨利.沃德.比彻都是好朋友。他的脸棱角分明,头发乱蓬蓬的,对摩根家族美国佬的商人价值观念嗤之以鼻。他来自一个传统的新英格兰家庭,经商很不成功,但性情浪漫,富于虔诚的献身精神。他曾和波士顿的教区居民在公众场合激烈地争吵过,因为说了“婊子”这个词被人指控“道德败坏”。由于教堂的地窖租给了当地的酒贩子,教民们才发现他对于禁酒的观点简直是大逆不道。据说在那次激烈的争论中,皮尔庞特牧师高耸的鼻子涨得通红,以后他孙子的鼻子也曾那样涨得通红。很可能是由于皮尔庞特牧师的遗传,摩根家族的后世有些深藏的浪漫主义和道德主义的色彩,难怪摩根家族自认为是华尔街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还吸引了不少传道士和教师的儿子。
  1847年约瑟夫死时,留下了100多万美元的财产。4年后,朱尼厄斯把他在豪马瑟的股本约摸兑成60万美元现金,然后搬到波士顿寻求更大的发展。他在重组的毕比-摩根公司当合伙人。这是波士顿最大的商务公司,朱尼厄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业务,从波士顿港用快轮出口棉花和其他货物,以及融通资金。正是在波士顿,他引起了乔治.皮博迪的注意。
  到这个时期,朱尼厄斯的儿子皮尔庞特已经显出性格的多重性了。从一方面看,他是个纯粹的“经济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小皮尔庞特一周只有25美分的零花钱,他把买糖果和橘子的钱都一笔一笔细细地记在账上。12岁时,他让人看他的哥伦布登陆西洋片要收费。他是个热情洋溢的少年,但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情绪说变就变。他脸上常起皮疹,这总让他忸怩不安。他的少年时代就是在头疼、猩红热和莫名其妙的精神烦躁的不断困扰下度过的。也许因为皮尔庞特桀骜不驯的脾气和朱尼厄斯沉稳的性格反差强烈,朱尼厄斯对他的儿子极为担心。他开始以强硬的意志来改造皮尔庞特,教导他在语法学校结交的同学应该“是规规矩矩的人,会给你好的影响”。4这种波洛涅斯般的声音叨叨了几十年。
  随父亲迁居波士顿后,皮尔庞特上了那里的英语中学,直到1854年毕业。但皮尔庞特不幸患了很严重的风湿病,1852年他去亚速尔群岛疗养了几个月才恢复,痊愈后他成了瘸子。以后的日子里,由于种种疾病,他每月都得有几天卧床养病。他实在是个非常矛盾的人,有时候病恹恹的,有时候精力勃发,耗尽之后又得卧床休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2: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12




  皮尔庞特早就在他父亲的生意计划中有了安排。朱尼厄斯知道巴林和罗思柴尔德公司基本上以家族企业的方式经营,精心教导他们的儿子,以继承各自的产业。事实上,罗思柴尔德族徽上的五根箭是为了纪念派往欧洲王国首都的5个儿子。英国经济学家兼记者沃尔特.巴杰特说道:“银行家的事业是代代相传的;银行的信誉以父传子;代代相传的财富产生了代代相传的高雅风格。”5既然商人银行家为外贸提供融资,其票据在遥远的地区也必须一见即能承兑,所以一提起银行家的名字,就必须给人以信赖感。正如20世纪汉布罗斯银行的董事长所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优生优育。”6家庭结构也能保住银行的资本。
  除了萨拉、玛丽和朱丽叶3个姐姐之外,皮尔庞特还有个小弟弟小朱尼厄斯,大家昵称他“大夫”,1858年,他才12岁就死了。因此朱尼厄斯.摩根的勃勃雄心就全部寄托在皮尔庞特这个唯一幸存的男性继承人身上了。为此,朱尼厄斯让他接受绅士教育。为了让皮尔庞特能讲流利的外语,并锻炼他进行全球贸易,1854年,朱尼厄斯把他送进日内瓦湖畔的一所寄宿学校——希利学院。1856年,又把他送入格丁根的德国大学,在大学学生俱乐部里,皮尔庞特感受到了朋友间坦坦荡荡的忠诚和友谊。他是个时髦的花花公子,偏爱圆点花纹的马甲,色彩艳丽的围巾和格子裤。因为脸上的疹子已使他感到很不自在,他从不参加学生中盛行的决斗,怕毁了自己的脸。
  皮尔庞特一生中几乎从未对推理表现出智力上的好奇或偏爱,在格丁根他学得最好的是数学。在他狂傲和粗野的孩子气的外表下,却有一颗钟情于艺术的心。他还搜集总统和名人的亲笔签名,搜集在教堂院子里找到的彩色玻璃碎片。后来这些碎片嵌入了他的著名图书馆的西厅窗户上。
  朱尼厄斯.摩根很为儿子的坏脾气发愁,他向朋友们诉苦说:“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对付皮尔庞特。”7他说这孩子需要“管教管教”,想方设法给他灌输强烈的责任感。8皮尔庞特21岁时,朱尼厄斯告诉他说,“如果我不中用了,你是家里唯一一个可以想办法、拿主意的人……我想让你牢记你必须准备担起这些责任——要时刻挂在心上,无论什么时候责任落到你肩上,你都要准备好承担并履行这些责任。”9对年轻人来说这的确是分量不轻的训诫。
  在1857年大恐慌时期,皮尔庞特开始在邓肯-舍曼公司工作,已经表现得非常成熟,尽管还不太稳定。1859年去新奥尔良时,他不经授权就性急地搞了一次投机生意。他押上公司的资本,将运到岸却没有买主的一整船巴西咖啡全部买下,并迅速脱手赚了笔钱。这件事头一次证明了他极为自信,令邓肯和舍曼两位老人大为惊讶。也许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公司拒绝让皮尔庞特做合伙人。1861年,他跳出公司,和表兄詹姆斯.古德温在交易区54号合伙成立了J.P.摩根公司。24岁时,他已经是乔治.皮博迪公司在纽约的代理商了(这个J.P.摩根公司存在时间不长,直到1895年时才恢复)。这个时期的照片表明皮尔庞特已经摆脱了少年时的轻浮。当时他英俊强壮,留着两撇胡子,嘴唇丰满,目光炯炯。他显出一刻不得闲的样子,不像父亲那样镇静自若。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13






  皮尔庞特在纽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给父亲提供政治和金融情报,商人银行需要政府融资和客户公司信贷方面的资料,并且对这些信息特别重视。罗思柴尔德家在福克斯通有一群很出名的信鸽和一队信船。塔莱朗的悲叹尽人皆知,他说:“早在斯图尔特勋爵的急件到达10~12小时前,罗思柴尔德已经把什么事情都通知给英国财政部了。”
  皮尔庞特开始给父亲写长信,概述美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到拿骚街去寄出。他星期二、五晚上写这些报告。33年来,朱尼厄斯不仅反复阅读这些信件,而且把它们扎起来放在书架上,像保存圣物一样。不知是因为他不如父亲那么情感丰富,还是信的内容使他惊恐,1911年,父亲去世21年后,皮尔庞特把信付之一炬。
  33年间,朱尼厄斯和皮尔庞特虽然远隔千里,但关系密切。他们想方设法抽出时间生活在一起:每年秋天朱尼厄斯都到美国去,最长住3个月;每年春天皮尔庞特按惯例去伦敦探望父亲。但是一年中总有其他日子不在一起,这只能加深朱尼厄斯的忧虑,他实在没办法驯服性格倔强的儿子。他无休止地教导儿子,运用各种各样的格言。即使是皮尔庞特生活中细小的方面,他也绝不忽略。他告诉儿子:“你吃饭太快了,再这样下去,身体要垮了。”
  内战期间,皮尔庞特的性急鲁莽更加深了父亲的忧虑。在华尔街疯狂投机牟利时,1861年皮尔庞特也出钱做了笔交易,虽然不算草率,但很明显没经过充分的判断。一个名叫阿瑟.伊斯门的人买了市政府5000支过时的卡宾枪,储存在纽约的一个政府军械库里,每支3.50美元。皮尔庞特给一个叫西蒙.史蒂文斯的人贷款20000美元,他以每支11.50美元买了这批枪。史蒂文斯在光滑的枪膛内设置了来复线,提高了枪的射程和精确度。他又以每支22美元的价格把这批枪卖给了当时的密苏里联邦军队总司令约翰.弗里蒙特。仅3个月时间,政府就以6倍于原价的价格买回了自己的、现已改制的来福枪。而这都是由皮尔庞特.摩根出钱办的。
  关于皮尔庞特在政府卡宾枪事件中该受多重的谴责,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把内战看成挣钱的好机会,却不想为国效劳。尽管当联邦军队驻扎在波托马克河时,他的外祖父皮尔庞特牧师当了随军牧师,给他树立了一个榜样,葛底斯堡战役后皮尔庞特应征参军,他也像其他富家青年一样,付300美元找了个替身。这种做法不公平,但很普遍,助长了1863年7月的征兵暴乱(后来当了总统的格罗弗.克利夫兰,有寡居的母亲要赡养,也雇了一名替身)。后来皮尔庞特还幽默地称他的替身是“另一个皮尔庞特.摩根”,他一直资助这个人。战争期间,在威廉街和交易区角落臭名昭著的“黄金屋”里,他也置身于疯狂的投机活动中。物价随联邦军的每一次胜利或失败而涨落。皮尔庞特和一名助手用一艘汽船运走一大批黄金,设法操纵了市场。这一过程他挣了16万美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3: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15





  如果说皮尔庞特是被乱世中的华尔街腐蚀了,他也有出人意料地心软的时候。1861年,也就是政府卡宾枪事件那年,24岁的皮尔庞特狂热而真诚地爱上了阿米莉亚.斯特奇斯(咪咪)。她是个虚弱的女孩,长着鹅蛋脸,头发中分,皮尔庞特认识她两年了。她的父亲是哈得逊河艺术学校的赞助人,她的母亲是个出色的钢琴家。皮尔庞特和咪咪在她家东十四大街住处结婚的时候,咪咪已经到了肺结核晚期。皮尔庞特得把咪咪背下楼来,在婚礼中一直扶着她。客人们在远处透过一扇敞开的门目睹了这幅动人的画面。婚礼后,皮尔庞特背着新娘上了一辆等候他们的车。
  他们的蜜月十分感人,甚至有些古怪。皮尔庞特带着咪咪游遍了地中海温暖的港口,一心希望她能恢复健康。4个月后咪咪在尼斯病故,皮尔庞特痛不欲生,他对咪咪的深深爱恋从未消退,后来他买了生平第一张画,画着一位濒死的年轻女郎,把它挂在壁炉上的一个显眼的位置。与咪咪的情感经历或许给了皮尔庞特以错误的教训——他怕自己感情迸发,觉得必须压制自己根深蒂固的浪漫情怀。摩根家族的人虽然外表严峻,但一直是多愁善感的。他们在公共场合含而不露,私下里感情却相当炽烈。50年后,皮尔庞特在遗嘱中赠款10万美元,盖了一座肺结核病人疗养院,名叫阿米莉亚.斯特奇斯.摩根纪念馆。就连他的儿子杰克也认为对咪咪的纪念很神圣,只能低声地谈论。
  看到儿子行事如此鲁莽,择偶又如此让人吃惊,朱尼厄斯下决心要把儿子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皮尔庞特和朱尼厄斯.摩根之间是完全可以互相信赖的,但两人的意志也有激烈的冲突。1864年,朱尼厄斯特意安排27岁的皮尔庞特和年长他30岁的查尔斯.达布尼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即达布尼-摩根公司,这个公司是朱尼厄斯在纽约的代理机构,资金由他提供。他保留公司发放信贷和选择客户的最后控制权。朱尼厄斯希望达布尼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皮尔庞特,以后的26年中,朱尼厄斯一直在儿子身边设置着这样一位稳健的父亲的形象。
  皮尔庞特的个人生活也步入了正轨。1865年5月,他娶了弗朗西丝.路易莎.特雷西——大家叫她范妮。她的父亲查尔斯.特雷西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律师,后来为皮尔庞特处理法律事务。范妮身材修长,容貌俊秀,嘴唇像玫瑰花蕾般美丽。她的雅致的手套和耳环颇有品味,看起来十分温和高雅。如果说咪咪使皮尔庞特短暂地痴狂,那么弗朗西丝则让他恢复理智。但是皮尔庞特对咪咪魂牵梦萦,而与范妮的“现实”婚姻最终失败了,给两人都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皮尔庞特对爱情的渴望一直得不到满足,积聚多年,终于只能寻找发泄情感的其他出路,而且说来难听,发泄途径还不止一个。
  

  

  《摩根全传》16





  朱尼厄斯和皮尔庞特这对摩根父子联袂出现在世界银行业舞台之时,正值银行业的力量急剧扩张之际。我们称那个时代为“领主时代”。这一时代适逢铁路业和重工业的兴起,新兴产业所需的资金远远超过了最富裕的个人或家庭的财力。然而,面临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金融市场还限于当地,而且规模有限。银行家配置经济稀缺的信贷。只要有银行家的批准认可,就可以使投资者消除疑虑,相信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是可靠的——因为当时政府尚无机构来管理证券发行和募资说明书——银行家就深深地参与到公司的经营之中。公司于是渐渐与银行家联合起来。例如,纽约中央铁路后来就被称作摩根铁路。
  在工业革命的这一时期,各大公司蓬勃兴起,但极不稳定。在狂热的增长中,许多行业都掌握在肆无忌惮的推销商、骗子和股票操纵者手中。即使是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也常常缺乏必要的管理技术,从而把他们的奇思妙想转化为民族工业。当时还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银行家得给证券做担保,要是公司欠债不还,他们往往得自己经营公司。随着领主时代的继续发展,金融和商业之间的界限才逐渐模糊起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部分工业脱离了银行家的控制。
  由于对公司有着如此的影响力,主要的银行家像接受雇民供奉的领主一样,养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作风。他们依一整套惯例进行经营,我们后来把这套惯例叫做“绅士银行家准则”。摩根财团不仅把这一准则从伦敦带到了纽约,而且在20世纪很长的时期内一直严格地执行。根据这一准则,银行并不想法寻找生意或寻求客户,而是等客户拿着一应俱全的介绍信找上门来。银行不开设分行,也不接手新公司,除非它们和前一家银行清了账。其主旨不是竞争,至少不是过于公开地竞争。这意味着不大肆宣扬,不搞价格竞争,也不挖其他公司的客户。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根基扎实的银行,而使客户处于从属附庸的地位。然而这是一种藏而不露的竞争——一片剑未出鞘的天地——不是什么卡特尔,尽管常常看起来是这样。表面的温文尔雅蒙蔽了许多批评家,使他们看不到银行之间潜藏的险恶关系。
  银行家们对主权国家发号施令,决不亚于对工业的颐指气使,而国家就像公司有他们的“传统的银行”一样。本杰明.迪斯雷利就曾经描述过“那些权限无边的贷款商,有时君王和帝国的命运都得仰赖他们发出的贷款许可”,拜伦的一对排偶句描绘他们的“每笔贷款……或撑起一国,或倾覆一君”。银行家之所以获得这样的权力,是因为许多政府在战时缺乏完善的税收机制支撑战争开支。在经济管理作为一项政府职责建立起来之前,商人银行行使着政府代理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的职能。伦敦的银行并不用自己的资金去放款,而是组织大规模的债券发行。他们通过与政府紧密合作,获得了准政府官员的地位。约瑟夫.韦克斯伯格提到商人银行时说:“它们在政治与经济的边缘地带运营。”摩根财团后来声称这个领域是他们的。这个领域还非常有利可图,因为银行家也要为主权国家管理外汇交易,并为债券付出红利。
  任何一个伦敦望族都可以展开一卷煌煌的国家贷款记录。在圣斯维辛巷的住所里,罗思柴尔德家族资助了威灵顿的半岛战役和克里米亚战争。一条尽人皆知的俗语说,罗思柴尔德家族的财富导致许多国家的瓦解。1875年,莱昂内尔.罗思柴尔德筹备了400万英镑的融资,使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迪斯雷利曾笑着向维多利亚女王表示:“女王陛下,我认为罗思柴尔德这样的家族越多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4: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17






  除了资助路易斯安那购地以外,巴林家族还在滑铁卢战役之后,资助法国偿还战争赔款,这促使黎塞留公爵写下这样精彩的赞美之句:“欧洲有六强: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和巴林兄弟。”161845年,爱尔兰土豆歉收,皮尔政府利用巴林家族的贷款,购买美国的粮食和印度的粗面粉以赈饥荒——即所谓的皮尔救济粮。在美国内战期间,巴林是俄国、挪威、奥地利、智利、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代理银行。由于做了这些努力,主教门街8号的显贵们在19世纪末被授予4个贵族爵位——阿什伯顿、诺思布鲁克、雷维尔斯托克和克罗默。
  为什么商人银行会掌握如此出色的管理国家事务的本领?作为私人合伙公司,这些小银行不会受到储户或持股人的窥探,可以不惮于持有政治偏见。它们不必接受外部审查,一贯谨慎的作风使它们成为最理想的外交渠道。因为是给外贸进行融资,他们比那些在商业大街的银行家们更具国际眼光,因为那些银行家主要为英国工业融资,大多与店主打交道。
  对于罗思柴尔德和巴林家族的这一精英世界,朱尼厄斯.摩根心向往之——这一世界至今还把美国人拒之于外。皮博迪去世之后,朱尼厄斯需要采取敢作敢为的惊人之举,以跻身于维多利亚时代融资的前列。做中国茶或秘鲁鸟粪生意,或向商船队长范德比尔特出售铁轨,只能赚取有限的利润。朱尼厄斯已经快60岁了,随着财富的增加也渐渐长胖了。他相貌堂堂,有6英尺高,额头高耸,眉毛浓密,目光炯炯。作为萨维尔.罗定做裁缝店的早期的美国赞助人,他穿着普尔裁缝店款式老派的西服。
  皮博迪去世后,朱尼厄斯急需补充资本金,与罗思柴尔德和巴林家族相比,他的资金还是相当不足。但他对自己做的业务十分挑剔,也知道必须谨慎。他曾告诉皮尔庞特,“如果一项行动会引起世界的注意,又有可能被提出质疑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举妄动。”
  1870年,朱尼厄斯对政府融资的好机会来了。9月,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打败了法国军队,活捉法王拿破仑三世,并围攻巴黎城。法国的政府官员宣布成立共和国,然后撤退到图尔,成立了临时政府。普鲁士宰相奥托.冯.俾斯麦想在外交上孤立法国。当法国官员们到伦敦寻求融资时,俾斯麦搞了一次宣传运动,叫嚣说德国取胜将让法国拒付借款。
  难得的机会摆在有魄力的银行家面前。资金充足的法国在本世纪很少像这样需要向外筹资。巴林家族已经向普鲁士发放了贷款,不想因与法国有交涉而破坏与普鲁士的微妙关系;罗思柴尔德家族则认为法国胜利无望。英国伦敦金融区因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债务拖欠而焦头烂额,没有人敢冒大风险发放国外贷款。朱尼厄斯闯进来了,他决定向法国发放1000万英镑、相当于5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法国人也希望如果用一位美国银行家,他们就更可能购买美国的武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3: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根全传》18





  向法国贷款一事显示了朱尼厄斯在冷漠的神态后隐藏着激流勇进、敢于下注的敏锐眼光。这是朱尼厄斯创牌子的一笔生意,罗思柴尔德出于道义派出了信鸽,给朱尼厄斯锦上添花。为支持法国,他必须对付俾斯麦,他一直在暗中打探朱尼厄斯的一举一动。后来发现法国财政部长的私人秘书是德国间谍,他每天向俾斯麦提供交易情况的报告。由于朱尼厄斯不会讲法语,又不盲目行事,他从法国请来女婿,后来成为合伙人的沃尔特.海斯.伯恩斯当翻译。朱尼厄斯坚持每份法语文件必须有相应的认可译文。
  当时欧洲融资方面的一项创新正在增强银行家的权力——辛迪加,银行的精英集团以法语所称的“大银行”来运作。这些银行并不单独发行债券,而是把资金集中起来,共担承销债券的风险。摩根牵头的辛迪加以85点出售债券,以反映法国贷款的巨大风险,这比票面价值低15点——而以后债券将按票面价值兑回。折扣这么高是为了吸引还在观望的公众购买债券。法国人觉得这种贬低他们的条件是在对他们敲诈勒索,他们认为这些条件只适合秘鲁或土耳其这样的国家。但朱尼厄斯并没有夸大风险,1871年1月巴黎陷落后,又发生了巴黎公社革命,债券从80点降到55点,朱尼厄斯不顾一切地购买债券扶稳价格,几乎把自己都搭进去了。这对一个常告诫皮尔庞特行事要谨慎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奇怪了。他把自己公司的未来都押上,孤注一掷。
  无论风险如何,一个美国人想象罗思柴尔德那样摆大架子,拿这么一笔巨额资金做游戏,未免太轻率鲁莽了。这笔贷款从头至尾都充满了戏剧性。一部摩根担保公司的简史,至今还因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插曲而扣人心弦:“巴黎和伦敦之间的部分通信是由一队信鸽完成的。几只信鸽带着内装薄纸文件的胶囊,飞完了全程。有个很大的文件包裹是用气球从巴黎运往伦敦的!”有些信鸽显然是被饥饿的巴黎人打下来吃了。法国政治家因此在讨价还价的关键时刻一片茫然。
  战争结束以后,战败的法国没有像俾斯麦预料的那样拒还贷款。1873年,法国人就按债券面值,即100,提前偿还了债券。皮博迪和他在马里兰的债券又给朱尼厄斯带来了一笔意外的横财。法国贷款他净赚150万英镑之多。公司的资本大大增加了,他也跻身于政府融资的前列。J.S.摩根公司的大名于是常出现在报纸的“募资碑铭广告”上(这些广告得此雅号,显然是因为这些广告栏呈长方形,而且排在报纸的讣告版)。
  乔治.斯莫利说,由于1870年的法国贷款,他的朋友朱尼厄斯从一个卓有成就的普通人一跃成为伦敦金融界巨子。他对朱尼厄斯在那个时候的印象是很说明问题的。一方面他对自己的成功表示谦虚,笑而不谈。他说他研究了自1789年以来的十二届法国政府,“没有一届政府曾经否认或怀疑其他任何一届政府所签合同中任何一项金融义务的效力。法国一贯的金融信誉是不会被破坏的。”但斯莫利可没有被他若无其事的样子蒙住。他注意到“他说话时眼里闪着光,这说明他并不是对自己的成功无动于衷。为什么他会这样呢?人们当时认为,现在也一直认为,这个事件是伦敦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九江学院论坛|点将台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3-29 02:55 , Processed in 0.1162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